自实施“强省会”战略以来,石家庄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期望吸引和集聚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给“强省会”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资料图】
近期,石家庄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了12条人才引进新政。
“当前,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石家庄当地政府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如此求贤若渴背后,是经济过万亿元,重回30强的雄心。
2021年以来,石家庄制定了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目标,确定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优势产业在内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石家庄GDP达到7100.6亿元,同比增长6.4%,在42个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
万亿元目标
省会城市作为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强省会”战略依然是不少地方政府的选择。
然而,在河北省,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却不是省内经济最强的城市,河北省经济最强的是位于冀北地区,与天津紧邻的唐山。
事实上,石家庄也曾辉煌过,有过在省会城市中排进前6的高光时刻。只不过在近20年的发展中,石家庄被众多经济韧劲十足的后起城市超越。
记者了解到,2001年,石家庄GDP为1085.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位;到了2005年,石家庄与郑州、长沙、济南等发展水平相当,合肥实力最弱,也是这一年,资源型城市唐山赶超石家庄,此后连续多年稳居河北经济第一城。
反观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在城市GDP竞赛中一路滑落。到了2021年,石家庄经济总量为6490亿元,郑州、长沙、济南、合肥均已破万亿元,石家庄仅相当于它们的50%左右,在全国排名中也下滑至第40位。
近年来,贵州、山东、江西等省份纷纷给省会城市以资源、政策,集全省资源优先发展省会城市。河北省也不甘落后,提出了“强省会”战略,开始探索以省会城市健康发展带动省域经济发展之路,期待为全省经济增长探索新动力。
2021年河北省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石家庄市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美丽省会城市,当好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此后,石家庄市印发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力争综合经济实力重回全国前30强。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郑州在破万亿元时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4%,近两年破万亿元的泉州、南通等城市第二产业占比更是达到了近50%。反观石家庄,在GDP体量不大的情况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仅为30%左右,因此,缺乏高附加值的工业产业是石家庄发展的短板。”业内专家表示,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石家庄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锚定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目标后,石家庄将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和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并专门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行动计划》。
在这五大产业集群中,石家庄进一步明确,率先要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突破千亿级规模。
事实上,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位于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已经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及饮片、生物制品、兽用药、医疗康复器械和营养健康食品为主要特色的产业体系,是首批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是全国生物医药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迄今为止,石家庄拥有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石家庄四药常山药业等一批知名药企。
“石家庄生物医药企业上百家之多,但是大部分是小而散,真正支撑石家庄医药行业支柱的就是华药、石药、四药、以岭、神威这五家企业,它们贡献了绝大部分生物医药产值。”上述专家指出,石家庄生物医药的产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但是存在产品单一、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企业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产品多是仿制药或购买的专利产品。
“石家庄要想做大生物医药产业,就要发挥好这五家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扶持一些成长性好的企业尽快发展壮大,并引进一批好项目,进一步延长、补齐产业链。”上述专家表示。
与生物医药并列的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当前,石家庄依托中电科13所、54所,聚集了海康威视、远东通信、普兴电子、银河微波、森思泰克、京华电子、博威集成电路等一大批优势企业,在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软件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2年,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人才是关键
尽管石家庄经济总量被同省份的唐山市远远甩在身后,但是石家庄是河北唯一一个人口破千万的城市,稳坐全省人口第一大市的宝座。
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石家庄全市常住总人口1122.35万人,而唐山市的常住人口仅为770.6万人,相比之下,河北经济霸主唐山,人口总量还未跨过800万人门槛,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倒挂。
“虽然石家庄的人口总量在省内位居第一,但是人才结构的弊端也比较明显,石家庄本身”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为0,没有一所985、211高校,导致了创新人才少,科研创新能力低。”业内专家指出。
也许正因为此,近年来,石家庄在“抢人”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7年,石家庄就推出针对高层次人才的人才绿卡管理办法;2018年4月,石家庄又出台《关于实施现代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明确大专及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同时对符合条件人才给予房租补贴、一次性购房补贴等。2019年3月,石家庄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打响省会城市“零门槛”落户第一枪。
“由于靠近北京、天津等较发达城市,石家庄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环境资源、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高校人才就业意向多首选京津两地。”上述专家指出,石家庄的相关政策被认为“并未体现出竞争力”。
而自2021年开始实施“强省会”战略以来,石家庄的态度更加主动,人才政策不断升级。
2021年3月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将博士租房补贴由每月2000元提升至3000元、购买自住房补贴标准由1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同年7月,《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聚焦两大主导产业高端人才,根据其年度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对财政贡献,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2022年,石家庄又两次升级了人才政策,先是对新到石家庄就业的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士、硕士毕业生发放就业安家补贴(学士1万元、硕士3万元),然后又将五大主导产业企业引进的、12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纳入人才绿卡服务范围。
日前,石家庄再次优化人才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共12条,聚焦石家庄市企业从市外新引进的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其科技创新成果能在石家庄转化落地,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人才或团队,或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核心人才。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